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翻译《本草纲目》的德国汉学家---文树德教授

印象君 德国印象 2021-01-27

一个德国人,精通中文和中国文化,对中医历史如数家珍,还将中医著作《本草纲目》译成英语,他就是德国著名的中医史学家文树德 (Paul Ulrich Unschuld)教授。印象君有幸采访到文树德教授,聊一聊他对中医文化和《本草纲目》的理解。



印象君文树德教授,恭喜您在11月中旬举行的杭州第三届生命科技大会上因翻译《本草纲目》而获得了“树兰医学杰出贡献奖”。请您简短地介绍一下《本草纲目》以及您为什么会对这样一部中医典籍感兴趣?


文树德在杭州被授予“树兰奖”是表彰我数十年在中医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对几部汉代医学著作的首次翻译,包括《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和《难经》以及我们历经多年钻研,目的是将《本草纲目》做成具有科学实用性的英译本。此前也有类似译本,但是缺少科学意义。我的翻译是首次遵循严格的欧洲语言标准的译本,现在被当作世界标准。


翻译《本草纲目》的过程已经持续了6年甚至更长。我与一些中国专家通力合作,首先编辑了三册字典,没有这三册字典,这部翻译作品的科学实用性就无从谈起。我和张志斌教授一同撰写了第一册,对4500种《本草纲目》内提及的历史疾病名称进行识别收录并首次对这些名称进行语言学分析。在第二册中,我与人民大学的华林甫教授合作对《本草纲目》中的地名做以识别。第三册是对《本草纲目》中出现的书籍名称和人物做以说明,是我与郑金生教授一起完成的。这三册字典目前均已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此基础上,我已经将整部《本草纲目》的三分之一翻译完成,剩下的三分之二我还需要大概5年时间。来自中国的赞助者荣裕民为我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因此我请到了一位助理协助我的工作。


《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医药百科全书,超过160万字,于16世纪中期由李时珍(1518-1593)及团队共同撰写,直到李时珍过世那一年才出版。《本草纲目》的52章中包含了对从公元前2世纪到16世纪期间的医药学文献中最重要的医学和药学的陈述。李时珍团队引用了至少一千部古籍。他还长途跋涉,沿途收集人们口口相传却没有文字记载的医学知识。该著作包括有关利用水、火、矿物质、植物、鸟类、家禽、昆虫、爬行动物、四足动物和人体物质的专题论述章节。著作中的一些内容用今天的眼光看来仍然具有实用意义,当然也有一些不那么重要,甚至有些荒唐和危险的部分。我的中国同事郑金生教授把《本草纲目》比喻为一座博物馆,人们能在其中找到一切过去被认为是有用的东西,其中的许多也已经自然而然地从医学领域消失了。


图片源自网络


印象君您能否给我们讲述一下,您是如何将这部著作翻译成英文的?


文树德我的翻译遵循与古典学者将古希腊或罗马文字翻译成现代语言相同的语言标准,尽可能从字面上准确地重现古代作者的思想,语言意象,隐喻和寓言。很多翻译中国古代书籍的从业者都力求给予文章以现代化的面貌,以此让译文看起来更符合科学标准。但这并不是我们的方法。我们尊重古代作家的认知,我们不会说,以今天的视角他们必须知道这些或那些。只有这样,西方读者才能认识到古老中医的独到之处并且与古老的欧洲医学做以比较。


印象君在德国(欧洲),人们对中医传统有比较广泛的兴趣吗?


文树德一方面,由于现代生物医学的不完善,许多人正在尝试替代疗法。在德国/欧洲有自己的替代疗法,例如顺势疗法和植物疗法,还有人智医学。此外就是一些外来传统医学,如印度的阿育吠陀和中医。所有这些疗法都有各自的客户群体。


印象君您是医学史专家,在您看来中医和传统欧洲疗法有什么异同呢?在《洛尔施药典》或希尔德加德·冯·宾根的《自然界》中也关注了草药,动物或矿物质的医用效果。您也将《本草纲目》与这些典籍做过对比吗?


文树德《洛尔施药典》或希尔德加德·冯·宾根的《自然界》无法与《本草纲目》进行比较。《本草纲目》摘录了1000部这样的早期中国药典,是真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它不仅包含了医学知识,还提供了大量有关公元前2世纪到16世纪期间医学和药理学文化环境的数据。《本草纲目》还是一部在一个物质分类系统内撰写出来的医典,这也是其独到之处。欧洲历史上没有能与之相较的作品。


印象君为什么翻译《本草纲目》如此重要?


文树德和翻译其他古代中国文字作品一样,翻译《本草纲目》也至少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所有这些著作都提供了了解来自古老医师和自然观察者的经验的机会,当然也为当今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启示。另一方面它们是文化间进行比较的重要基础。欧洲和中国文化越来越接近,已经没有清晰的边界,但却缺少对彼此的了解。医学反应着一种文明的基础价值:科学与宗教、经济与社会结构、技术与语义、心理学与交际、权力结构与其他更多。相较于其他方式,人们能通过医学更好地认识一种文化。因此翻译现代中国医学之前的重要著作让我们对中国文明和文化有了广泛的认知。


不久,外文出版社将出版我的作品"Chinas Trauma - Chinas Stärke"的汉译版本,标题译为《中国之殇,中国之强》。这本书讲述了中国过去两百年的政治史。只有在我将中国政治与中医的基础原则进行了对比后,我才理解了中国的政治,写出了这部书。中国有一句古语道“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这种修心治身平天下的内外平衡状态已经持续了两百多年了。


感谢文树德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


我知道你在看哟

往期印象精彩


勃兰登堡门,你是当之无愧的历史见证者

图说德国历史Ⅰ --- 从远古时期到19世纪

吴祎萌 | 我在柏林做设计师

印象君助你解读留学德国签证信息

蒋方舟| 越过那堵墙

柏林| 统计局大楼,沉默十年后大放光彩

东德已不在,建筑永留存

Made in Berlin | 数学博士郝运

为什么德国几乎没有流浪狗?

范坡坡:我不是“柏林人”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